治疗方法:
口服蒿甲醚片,首剂200 mg,第2~5日每日1次顿服100 mg。
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虫媒传染病,分布于很多国家和地区,我国发病率较解放前已大大下降。疟疾的发病机制主要为疟原虫在红细胞内大量裂体增殖后,红细胞破裂,继之裂殖子、原虫代谢产物、变性血红蛋白、红细胞碎片等进入血流,诱发免疫反应及产生内源性致热原,引起发冷、发热、出汗症、头痛、全身肌痛等症状。
严重时出现血管内溶血、播散性血管内凝血、脑水肿、肺水肿、肾功能衰竭等凶险发作。因此,在短期内快速杀灭疟原虫,迅速控制临床发作具有重要的决定性意义。
蒿甲醚为青蒿素的衍生物,对疟原虫红内期有强大且迅速的杀灭作用。能迅速控制临床发作及症状。目前对蒿甲醚的作用机制,主要是干扰疟原虫的表膜-线粒体功能,影响疟原虫红内期的超微结构,阻断疟原虫的营养摄取,原虫损失大量胞浆和营养物质而又得不到补充而很快死亡。
蒿甲醚不良反应轻微,除少数患者有一过性肝功异常、网织红细胞减少外,极个别患者可能有心律失常。故在抗恶性疟疾用药方面,可优先使用蒿甲醚片,症状较重者直接应用蒿甲醚注射剂,可有效避免凶险发作的发生。